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工作

原州区:强技术优服务筑牢城乡群众健康防线

时间:2025-08-12
来源:原州发布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近年来,原州区以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远”为出发点,通过资源优化、网络联动、精准服务等举措,推动医疗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让优质医疗资源扎根基层,成为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健康保障。
    组团帮扶:为医疗提质注入“源头活水”
    原州区借势“组团式”帮扶的东风,累计引入区内外专家超50人次,构建起“技术输入+管理赋能+人才培育”的三维帮扶体系。这些携前沿诊疗技术与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团队,通过参与医院管理、驻点坐诊带教、开展手术示教及举办学术讲座等多元形式,为区域医疗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过去碰到复杂病例常感棘手,现在有专家现场指导,技术提升速度肉眼可见。”原州区人民医院青年医生马金红感慨道。目前,原州区正依托专家资源向国家级重点专科发起攻坚,力争建成2个自治区级重点专科,推动区域医疗水平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质变跨越。
    组团式帮扶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传递,更在于理念革新。“通过组团式帮扶,将先进管理模式与医疗技术深度融合,让管理效能反哺临床服务,把临床医生的时间还给患者,让管理和临床更好地发力,更好地提升当地的医疗管理水平和技术。”福建“组团式”帮扶专家、原州区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周梅向记者讲述了她的帮扶理念。
    分级联动:让“专家号”走进寻常百姓家
    原州区以三级医疗网络为骨架,构建起以区人民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医疗服务体系。各级医疗机构紧密协作,通过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等机制,让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流动,真正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区”。
    “我患乳腺癌有段时间了,去外地看病家庭条件有限不支持,听说原州区人民医院来了银川的专家,我们就在本地住院做了手术,做完手术也好几天了,恢复的很不错。”原州区人民医院患者马兰告诉记者。
    原州区人民医院与11家乡镇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紧密型医联体。2024年,总院通过22场定制化技能培训、30场巡回义诊及1783人次的现场诊疗,将技术红利精准输送至基层末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同比增长29.5%,越来越多患者选择在家门口就医,分级诊疗的良好格局逐步形成。
    家庭医生:做百姓身边的“健康守门人”
    来到炭山乡石湾村,村医李强正专注地为患者测量血压,他日常的工作不仅包括量血压、测血氧饱和度、发药等基础医疗服务,更是村民们贴心的“健康管家”,全力履行着家庭医生的重要职责。68岁的海正仓,子女常年在外打工,家中仅有老两口相依为伴。由于患有糖尿病,他需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但腿脚不便让他出行困难重重,村医李强和炭山乡卫生院的医生们主动承担起责任,成为了他的“贴心人”。
    “我糖尿病近30年的病史了,在村医的配合下,现在也没有大的并发症,这都是村医对我照顾得好。”炭山乡石湾村村民海正仓对家庭医生团队对他的照顾止不住地赞叹。在原州区,像李强和炭山乡卫生院这样的家庭医生团队已成功组建了232支,653名家庭医生深入乡村社区,活跃在居民健康服务的第一线。
    据了解,原州区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已经达到了70%以上,重点人群和脱贫人口也实现了“应签尽签”。这些家庭医生,不再仅仅局限于看病治疗,还定期上门为群众体检、指导用药,真正融入百姓生活,成为了大家身边值得信赖的“健康管家”和健康守门人,让优质的医疗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从专家下沉到家庭医生守门,原州区以“强基层”为核心,织密了一张覆盖城乡的健康防护网。这张网不仅承载着技术与服务,更饱含着对百姓的牵挂,让“在家门口看好病”从期盼变为现实。(来源: 原州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魏雅荷 柳强 张佩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