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冷凉蔬菜插上科技翅膀

时间:2019-03-29
来源:固原日报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3月26日,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万亩冷凉蔬菜基地,60岁的李效仁正在调试潮汐式苗床。“基地普及了基质穴盘无土栽培技术,准备进一步升级为潮汐式育苗技术。”李效仁说,潮汐式育苗技术可实现流水线式播种,提升育苗效率。

640.jpg

李效仁当了20多年技术员,见证了原州区冷凉蔬菜的发展历程,他深刻体会到创新的强大力量。他说,过去姚磨村作为缺水地区,灌溉用水很紧张,使用微喷、滴灌等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后,实现按需求随时灌溉,亩均节水120吨以上。育苗方面,现在1至2个月内可完成育苗,还可根据市场情况提前或延后育苗时间,实现订单式育苗。这些年蔬菜品种不断更新换代,以适应市场需求。

每年夏季,万亩冷凉蔬菜基地绿意盎然,错落有致的喷灌划出优美的弧线,与一望无际的菜田交相辉映,刚摘的新鲜蔬菜陆续装上冷链运输车运往全国各地。

姚磨村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冷凉蔬菜生长,再加上无工业污染,蔬菜生长季节病虫害少,生产的蔬菜质地脆嫩、肉厚纤维少、营养丰富、品质优良,销往广州、深圳、武汉、西安等地。

6401.jpg

插上科技翅膀的姚磨村蔬菜越“跑”越远,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然而,村民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却曾经历了从不知道、不理解到拥抱新技术的转变。

1955年出生的郭姚宗,13岁就开始在自家菜地里干活了,上世纪90年代他尝试种西芹时却走了不少弯路。苗种得深了不出苗,浅了会被晒干,只能凭感觉把握深浅,种出的西芹品质不好,不好卖。郭姚宗半夜拉着一架子车西芹到邻近的集市上卖,一斤菜只能卖几分钱。

姚国顺是村里的种菜能手,2000年左右,他打井取地下水浇地,把菜卖到了邻县。2004年姚磨村推广温棚种植技术,村干部到田间地头帮农民搭温棚,村民建大棚可以申请贴息贷款。姚国顺觉得菜种在大田里,自己随时能看见才踏实,他不相信把菜捂在棚里能种出好菜来,任凭村干部怎么劝说,他也不愿意用温棚种菜。

姚国顺的儿子姚学军没有被老观念束缚,“自作主张”建了半亩大棚。当时,姚学军采用第二代节能日光温棚技术,冬季不需加热也能保证棚内温度,正常种菜,依靠新技术赚了钱。看见收益的姚国顺开始帮儿子种菜。

2008年,姚学军加入瑞丰合作社,积极学习蔬菜种植技术。瑞丰合作社一年举办4期免费技术培训,姚学军一场不落地参加。棚里蔬菜的花样不断翻新,茼蒿、西兰花、辣椒等品种错季收获,收益明显提高。

随着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姚磨村的冷凉蔬菜逐步实现了产业化发展,冷凉蔬菜也成为了原州区的支柱产业之一。2017年,姚学军依靠合作社担保的5万元贷款,承包流转土地,种植蔬菜30亩,收入12万元。

据了解,2018年原州区累计建成27个设施农业园区,带动种植冷凉蔬菜20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60万吨,实现总产值8.3亿元。原州区的冷凉蔬菜生产逐步走上工厂化、智能化道路,现在建有工厂化育苗中心3个,总面积3.5万平方米,带动全区年育苗8000万株以上;建有预冷库6处,新建蔬菜分拣精包装加工厂1座,形成了种植、加工、包装、运输等一体化的产业链。


(来源:固原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