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地能创造多大价值?这个原本属于农业领域的“灵魂拷问”,如今正深刻影响着原州区农业发展的步调。带着疑问,记者近日来到农业生产一线实地探访。
走进头营镇蒋河村西蓝花种植基地,连片的西蓝花宛如绿色的海洋。工人们正来回穿梭采摘西蓝花,一个个青翠碧绿的西蓝花被他们熟练地收割进篮,即将运往广东、四川等地。另一地块,第二茬栽植的西蓝花长势喜人,饱满结实的花球掩映在花叶下,即将迎来丰产期。
西蓝花是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作物,生长周期短,种下去2至3个月左右就可以采摘出售,获得经济效益。“一年能种两茬,两茬下来亩产值预计达到近2万元,亩纯收入达到1万多元,这是近年来增产增收最多的一年,这也是近十年来蔬菜价格最好的一年。”原州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白生虎感叹道。
前些年,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白生虎告诉记者,以往都是以群众分散种植为主,品种杂,大多为耐寒优秀等,西蓝花产量低、销路窄。今年以来,头营镇新建西蓝花单品示范基地2个1.2万亩,引进新品种“美青”,种出来的西蓝花产量高、花球紧凑,品相好,经检测含可溶性糖、干物质、蛋白质分别比参照样本平均值高53.53%,17.65%,25.03%。依托“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170多户农户共同经营从中获得收益。
土地沃,则农业兴。增产增收的背后,是原州区激活土地资源潜力,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实足迹。近年来,原州区抢抓先行区建设战略机遇,围绕清水河干流沿线和清水河支流冬至河沿线,布局推进种植发展规划,按照“经营主体+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由78家经营主体、2.5万户农户参与,建成21个设施农业园区及5个万亩、16个千亩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带动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含复种)以上,蔬菜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度进一步提高。
现如今,原州区可以实现菜心一年4茬,西蓝花一年2茬,并探索了“1+1”的复种模式,即“一茬冬小麦+一茬早熟马铃薯”;“一茬春小麦+一茬西蓝花”;“一茬甜瓜+一茬西蓝花”,形成了设施蔬菜、露地瓜菜四季生产、周年供应、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切实增加土地产出效益,实现了“一地多收”和保障粮食安全、保障蔬菜增产的“双赢。
在雪川农业公司彭堡镇曹洼村基地,随着中早熟马铃薯秋收的结束,冬小麦的播种工作也在火速推进中。播种机、旋耕机等农机在松软的土地里来回作业,一粒粒饱满的小麦种子播进土里,种下丰收的希望。
“雪川公司在原州区流转土地5万余亩,今年通过马铃薯和小麦倒茬,种植的品相较好的早熟品种‘雪育一号’最高亩产近4.5吨,比去年提高1吨以上,公司支付的土地流转费每亩500元,从种植到收获用工10万人次。”六盘山雪川农业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王志浩介绍。
雪川农业集团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21年以来,原州区借助雪川农业集团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优势,推动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力,实现年加工马铃薯35万吨,综合产值14亿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
“收完甜瓜收玉米,又有钱可挣了。”金秋时节,走进头营镇杨郎村万亩瓜菜基地的大棚,仍是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成片的甜糯玉米随风摇曳,颗颗西蓝花鲜嫩翠绿。“7月底甜瓜采收结束后,我们又种上了玉米和西蓝花等,将于10中旬采收,预计用工100人次,这也是今年一次新的尝试,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还能降低土壤病虫害的发生。”齐力合作社曹少雄说。
据了解,原州区现有耕地面积127.4万亩,今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48万亩(含农作物复种面积20.6万亩),全区土地利用率达到116%。麦后复种马铃薯面积0.2万亩,预计复种亩产达2吨,亩均增收0.2万元;蔬菜复种面积10万亩,预计复种亩产达4吨,亩均增收0.8万元;复种禾草10万亩,预计亩产量0.6万吨,亩均增收360元;玉豆套种折合纯种面积0.4万亩,预计亩产76公斤,亩均增收304元,让“一地多收”成为现实,走出了一条农业提质、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