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输血’到‘造血’,我们要把连江的成熟经验,转化为适合固原五中的发展路径。”在固原五中行政楼的会议室里,来自福建连江一中的帮扶校长卓江蛟,正和学校领导班子及新进教师围绕教学方法展开热烈讨论。
而在教学楼的历史课堂上,他的妻子——连江职业中专学校的历史老师李熳,正带领学生们透过图片,探寻丝绸之路与固原的历史联结。 这对跨越1800多公里的夫妻档,自加入“组团式”教育帮扶队伍以来,他们以学校管理智慧和教书育人热情,为千里之外黄土高原上的原州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一直都有一个支教的梦想,这次响应国家的号召,一是因为梦想,二是我们两个人一起,互相都能更心无旁骛地工作。”三年前卓江蛟就主动申请支教,但未能如愿。 今年,作为连江一中副校长的卓江蛟,终于圆梦来到固原,妻子李熳也毅然放弃了家乡熟悉的教学环境,选择与丈夫并肩前行。
初到固原,尽管高原反应引起了他们身体上的不适,头晕、失眠……但夫妻俩仍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作为帮扶校长,卓江蛟用一周时间走遍了学校的教学楼、实验室、操场,走进各个年级教师办公室与老师们逐一谈心,还随机走进教室听课,精准掌握学校在管理、教学、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情况。他的手机相册和备忘录里,都是自己的心得体会。 “刚开学,还适应吗?”“食堂的饭菜可口吗?”“欢迎你们以后去福建玩。”在课下,卓校长还利用学校的“陪餐”时间,走进学生食堂,和学生们一起用餐,通过交谈了解学生需求,回应同学们的关切。不到两周的时间,五中学生对这位卓校长已经很熟悉了。
而妻子李熳,立足历史教学岗位,总会在课本知识中穿插固原、福建两地的历史,点燃学生对这门功课的兴趣。“李老师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每次课堂上都能给我们带来有意思的知识,而且她温柔的声音仿佛能把我们带到历史的长河中。”高一年级学生李雨蓓表示,李熳老师让她发现了历史的生动,以后也想成为一名历史老师。
为尽快了解固原的历史,短短十几天时间,李熳已经和丈夫两次前往固原博物馆。课下,李熳还会主动与所带班级的任课老师分享学生学习情况,与他们一同找到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为孩子们的“成长学习路”护航。 “虽然卓校长和李老师刚来学校不久,但他们很快就充分了解了学校以及学生的情况,真的能感受到他们在教育事业上的专业和热忱。”高一年级教师刘宏宏表示,两位老师的到来对他们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面对大家的认可,卓江蛟和李熳始终保持着初心:“教育帮扶不是一时的任务,而是长久的责任。希望我们的到来能为宁夏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我们也有信心让这里的孩子有更多成长机会。”这对来自福建的夫妻档,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者的担当,续写着教育帮扶的温暖篇章。
“嗨,妈妈晚上好,您和爸爸身体还好吗?”“我们刚陪孩子们吃完晚饭,带您看看我们的校园。”固原五中学生餐厅外,卓江蛟和李熳正在跟父母通视频电话。落日余晖印在他们的身上,眉眼间藏着这对夫妻对教育事业和这片土地的热忱。晚风吹过,这份跨越山海的深情,正悄悄融进固原五中的教学日夜,续写着闽宁协作的动人故事。(来源:原州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马亚南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