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头条推荐

原州区: “四个聚焦”谋突破 砥砺逐梦奔小康

时间:2020-01-08
来源:宁夏日报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在过去的一年中,原州区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经济持续向好,民生有效保障,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1029元、11040元,同比增长8.5%和11%。全年减贫4615户13241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68%,经过县级自评、市级初审和自治区行业部门专项检查、自治区第三方专项评估检查,拟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新使命需要新担当,原州区将紧扣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目标任务,牢牢抓住“三个着力”重点,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持续实施三大战略,守好三条生命线,走出一条新路子,确保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建设美丽新宁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聚焦脱贫摘帽 脱贫攻坚出成绩


行走在原州区乡村,平整的硬化路、整齐的砖瓦房是标配。走进中河乡曹河村养殖大户王东耀家,新建的房屋窗明几净,沙发、大屏幕电视、冰箱等一应俱全,与城里居民生活没啥两样。

2019年,原州区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退出标准,坚持焦点不散、靶心不变、尽锐出战,先后开展“12项清零”“4项重点工作”攻坚月及“13项重点工作”百日攻坚等行动,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在头营镇石羊村,两辆车可以并排行驶的水泥路穿村而过,居民屋顶上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太阳能热水器随着自来水进村入户,已经成了家家必备。行走在村道上的村民,个个衣着光鲜干净,脸上笑容满面。

2019年,原州区统筹推进水、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危窑危房4515户、自来水入户6691户,全区农户安全住房、安全饮水全保障。行政村道路硬化率、生活用电入户率达到100%,通客车、动力电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原州区落实闽宁协作、中央定点帮扶资金6540万元,支持发展教育、特色产业、劳务协作等项目,建成头营福马移民示范新村。扩大飞毛腿高级技工学校原州分校招生规模,实现贫困群众异地就业增收,该分校成为全国人社系统就业扶贫典型。

“我们在福建可以吃到美味的宁夏涮羊肉,再配上几颗枸杞,感觉冬天暖暖的。”福建省福州市民王女士和同事精心选购枸杞、藜麦、小米、蜂蜜等来自六盘山的农特产。

2019年,原州区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模式,通过与福州市马尾区积极对接,在福州市建立宁夏六盘山特产馆,搭建宁夏特产销售平台,既帮助原州区农户和经销商畅通销售渠道、实现稳定增收,又让福州市民在家门口买到物美价廉的宁夏土特产。

目前,在福州市永泰、闽侯、连江、晋安等地建设9个宁夏六盘山特产分馆,形成了“总馆+分馆+辐射区域”的连锁经营模式,11家龙头企业的枸杞、蜂蜜、杂粮等十大种类、300多种原州农特产品开辟了在东南沿海的销售市场。

“自特产馆开业以来,我公司在福州的销售额达到120多万元,带动了原州区三营镇、黄铎堡、寨科乡25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动帮扶1000余人实现就业。”宁夏正杞红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振华说。

依托福建的宁夏六盘山特产馆,推动特色农产品“进站上车”,正杞红、瑞春杂粮等11家企业的农特产品进入“国家贫困地区特色食品(食材)宁夏特产精品馆”。建成中铁快运商城“扶贫专区”和12306“扶贫商城”电商平台,带动就业2622人,实现消费收入5000万元。

“聚焦深度贫困村、‘三类特殊人群’和重点问题,决心不改、力度不减,逐村逐户逐项回炉起底,对剩余未脱贫的823户2140人综合施策,真正做到‘户户清’,确保今年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全部脱贫。”原州区主要负责人说。

聚焦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更优化


进入冬季,人们趁着农闲喂牛养羊。中河乡曹河村养殖大户王东耀家的两座大型牛棚里,20多头肉牛膘肥体壮。

王东耀一家7口人,过去仅靠耕种十几亩地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为了生计,王东耀到新疆打工,一去就是10多年。

2017年,原州区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以肉牛产业为主的草畜产业发展。王东耀闻讯从新疆返回老家,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贷款10多万元养殖肉牛。一年稳定收入七八万元,一家人实现脱贫致富。

“2012年前,曹河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元;2019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万元,全村饲养肉牛近4000头,成为原州区远近闻名的西门塔尔肉牛养殖基地和千头牛养殖示范村。”中河乡畜牧兽医站站长李继听介绍,20多年前中河乡没有一头肉牛,现在全乡肉牛饲养量过万头。

2019年,原州区安排1.3亿元资金,全面实施7类23项产业扶贫到户项目,补栏牛、羊、鸡,养殖蜜蜂,种植玉米、马铃薯,建产业扶贫示范村,发展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建成扶贫车间26个。积极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创建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快推进农业“接二连三”,促进冷凉蔬菜、草畜、特色种养、马铃薯四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全区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21.8万头、70万只和194万羽,153个行政村发展肉牛产业。通过政府承担贷款贴息、担保费等措施,支持肉牛品种改良和选育。去年引进西门塔尔、安格斯良种冻精6.5万枚以上,冷配改良母牛3万头以上,冷配改良普及率100%。

原州区以打造“西部重要的菜篮子基地”为目标,巩固提升河东、曹洼、闫堡3个万亩,徐河、头营等12个千亩露地冷凉蔬菜基地和26个设施蔬菜园区,新建杨郎万亩瓜菜、里沟千亩冷凉蔬菜基地和老三营、杨郎千亩拱棚园区,全区种植蔬菜21万亩,冷凉蔬菜预冷、分拣、包装及冷链运输等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运营模式初步形成。

跻身自治区“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区”行列,寨科乡蔡川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开辟金融扶贫“原州路径”,不断优化“蔡川模式”,新建金融扶贫示范村40个,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3万户6亿多元,贫困户存量贷款2.1万户10.56亿元,存量贷款覆盖率达80%,户均获贷5万元。

“2020年,原州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延伸产业链、催生新动能,加快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原州区主要领导说。


聚焦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更美好


白雪映衬下的群山连绵起伏,原州区叠叠沟林场宛若一幅水墨画。

2019年,原州区按照“一屏一带一线三区”规划布局,全年完成营造林15万亩,绿化乡村道路250公里,森林覆盖率达18.2%。建设“互联网+林业”信息平台,安装森林草原防火预警监控系统,林业管理实现智能化。

针对本地苗木滞销问题,原州区在400毫米以上降雨量区造林绿化工程和主干道建设中,采用树高50厘米以上针叶树大苗和阔叶树混交的造林模式,共栽植各类苗木1300万株,其中本地苗木1100万株。为确保重点工程造林成活率,原州区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同造林工程“捆绑”,物理防护和化学防治并举,用铁丝围网保护苗木根部,有效阻止鼢鼠啃食油松、樟子松苗木。

黄铎堡试验园区按照高定位、高科技、高效益的目标,引进自根矮化脱毒砧木和优质品种,建成现代化苹果示范园2000亩、苹果苗木繁育基地100亩。苹果种植全过程实现机械化作业,水肥自动精准控制。

按照“四个一”产业发展规划,原州区围绕加大林业产业优良品种引种驯化,引入各类树种56种,有效解决了当地苗木品种少、特色苗木和精品苗木少、林果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实施“百村万户”绿化工程,种植果树1.8万亩50余万株,打造申庄、石羊等“四个一”庭院经济示范村,宜林荒山种植文冠果、杏等经济林2.87万亩,示范效应明显。

原州区持续开展散煤专项整治,依法取缔无证散煤销售点16家,实现市区洁净煤供应全覆盖。统筹推进“四尘”治理,推行湿法作业,城区优良天数达标率92.8%,稳居自治区各市辖区首位。

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4.3%、96%。

厚植绿色发展底色,严守生态底线,原州区以六盘山400毫米以上降水线造林绿化为重点,实施何家沟流域生态治理、环固原市区“U”型生态屏障建设等一批生态保护工程,完成造林绿化15.5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0.6%以上。同时,不断壮大“四个一”林草产业,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四大战役”。


聚焦民生福祉 社会事业全进步


在彭堡镇曹洼小学,音乐老师陈娟红给六年级学生上《守株待兔的老农夫》的同时,远在3公里外的石壁小学学生通过“互联网+在线课堂”实时收听收看。两所学校均安装了多媒体教学一体机、摄像头、麦克风,陈娟红在曹洼小学上课时,通过互联网向石壁小学学生提问,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在两个教室同时响起。

彭堡镇只有3名专业音乐老师,通过在线课堂“一拖一”“一拖三”的方式,曹洼小学与彭堡镇10多所小学联网,各学校可根据音乐课课程安排随时切换联网,使教学跨越地域和空间,通过师资共享解决农村小学专业老师不足的问题。

“城乡网络数据全覆盖,解决乡村教育不均衡的短板。”原州区师资教育培训中心主任陈建雷说,城区学校网速达到300M、农村学校网速达到200M,建成“互联网+在线课堂”172间,覆盖所有中小学校。

2019年,原州区投资1.9亿元,新建校舍5.7万平方米,改造运动场2.4万平方米。落实“三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资金6913万元,惠及中小学生6.1万余人。在“一拖N”教学模式基础上,组建原州十八小等城区教育集团3个、原州五小与三营镇中心小学等城乡办学共同体3所,实施“互联网+教育”,通过城区学校带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原州区11个乡镇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原州区医院统一管理,医联体覆盖率达100%。

“健康原州”深入推进,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受益患者2.5万余人次,免收住院押金1.5亿元,基层诊疗人次占比70%以上,县(区)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构建区、乡远程诊疗体系,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北京大兴医院帮扶协作成果丰硕。原州区被自治区确定为“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县(区)。

“2020年,原州区坚持民生为本,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推广城区集团化办学和城乡共同体办学模式,积极推进建成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工作,切实解决市区‘入园难’问题。”原州区主要负责人表示。

今年,原州区将完成区人民医院搬迁和中医康复楼及放疗中心建设,打造心脑血管等特色科室。实施乡镇卫生院提升改造项目,推进医师素质、医疗质量“双提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下沉。

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强化社会综合保障,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对符合政策的参保人群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加大对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的关心关爱服务,让每个困难群众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改造提升现有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完成老年养护院项目建设。抢抓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机遇,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