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用两年不长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情。”2021年7月,惠岸主动请缨来到原州区河川乡寨洼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如今四年过去,他不仅兑现了承诺,更因村民和干部的挽留而选择留任,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热土上持续淬炼。
初到寨洼村,村支书一句“派了个90后娃娃来驻村”打趣,却让惠岸暗下决心要干出模样。要改变寨洼村,产业是核心。惠岸与村“两委”反复研判,定下“强养殖、大务工、优旅游”的发展路径。他牵头整合牡丹山庄、古龙寨等资源,借助万余亩芍药、红花、牡丹,用鲜花“接力秀”让村子实现“四季有景”,彻底打破乡村旅游“夏季独热”的魔咒。
为让好风景变成“好钱景”,他带着团队运营抖音号讲农家故事,喊出“清爽过夏天,健康吃杂粮”的口号,发动村民寻找产业链“附着点”。村民古正殿家的荞麦,经线上推广被城里人预订一空。2023年至今,寨洼村接待游客超16万人次,带动80余人“家门口”就业,2025年山花节单场就创造246个直接就业岗位,有人单日收入突破2500元。
党建引领是寨洼村发展的“红色引擎”。惠岸创新提出“1262+X”党建思路,打造“党支部+志愿者服务队”模式,成立党员服务队并与党员评星定格相结合。在他推动下,村党支部升级为四星级,还获评固原市优秀基层党组织。同时,“河川香”商标的推出,让香菇、红梅杏等特色产品形成产业拳头,寨洼村也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美乡风”。惠岸牵头修订村规民约,加入“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内容,让随礼不超200元成约定俗成,村民何永宏“零彩礼”嫁女的事迹还被广泛报道。村里的文化大院成了热闹的“精神阵地”,自乐班唱秦腔、广场舞队伍活跃,元旦、三八节等节点的文体活动参与度极高,让之前的陋习便销声匿迹。巾帼和青年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助老、留守儿童关爱等活动,“爱心超市”积分制更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
谈及未来,惠岸定下把寨洼村打造成为原州区山区乡镇“乡村振兴示范村”目标,计划把“寨洼吊车”推向全区,打造集农事体验、避暑度假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让“绿色经济”“康养福地”成为河川乡的亮丽名片。“如种子般扎根,如夏花般绽放”,这是惠岸对乡村振兴同仁的寄语,也是他扎根寨洼、服务乡村的真实写照。(来源:原州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柳强 潘启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