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种地全靠自己忙前忙后,现在把地交给合作社托管,不仅省心省力,收入还比以前高了!”说起原州区新星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今年推出的土地全程托管服务,当地农户赞不绝口。近年来,该合作社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范围,让农业社会化服务成为助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的重要力量。
近日,记者走进新星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的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种植基地,标准化的田间管理让人眼前一亮。一排排、一块块的试验田长势喜人,合作社提供从选种到销售的产业一条龙服务模式。“今年我们尝试土地托管后,我不用操心种地,合作社采取新品种、新技术种植方式,省钱、省工,比自己种省钱多了。”农户赵国良算起了经济账。
这种“农户+合作社”的全托管模式,是新星合作社的核心竞争力。“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创新是农业的翅膀。”合作社负责人陆小军说。通过“六统一”管理(统一原材料购进、统一耕作、统一收割、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合作社2024年为服务对象节约成本187.5万元,带动周边260户农户种植小杂粮1.2万亩,户均年增收超8000元。注册的“盘龙川”品牌和6项专利,更让农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年加工小米1000吨以上,实现附加值约150万元。
新星合作社的成功,是原州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切面。截至2024年底,全区已有70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年服务面积达154.59万亩次,覆盖农户2.69万户,其中小农户占比超92%。2025年,通过公开遴选确定的63家服务组织,组织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已完成深耕、旋耕等作业近41万亩次,服务效能持续释放。
在服务模式上,也呈现出“多点开花”的良好态势。“农户+服务组织+基地”模式让土地入股农户享受“保底租金+盈余分红”;“服务组织+村集体+小农户”模式推动土地集中连片经营,整村托管、按组托管让规模化种植成为可能;整合资源,实现耕、种、防、收全链条覆盖,农机智能化、精准作业通过实时监测,让服务更透明高效。
这些创新探索给老百姓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通过订单托管服务,农户每亩生产费用平均降低10%;2024年,仅新星合作社就带动60人就业,人均年收入1.2万元。
如今,原州区正以专业化、规模化服务为纽带,将小农经营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冷凉蔬菜、肉牛、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在社会化服务支撑下加速升级,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家庭农场等多元参与,形成了“主力+补充”的服务梯队。
下一步,原州区将加快培育壮大农业服务市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让服务覆盖更广、效能更高。从新星合作社的农作物试验田,到全区154万亩服务版图,原州区正用社会化服务的“金钥匙”,打开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大门,奋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写下生动注脚。(来源:原州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张佩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