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至15日,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农业大学及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组成专家团队深入原州区,通过实地调研和专题座谈,为当地肉牛产业发展“把脉开方”,推动肉牛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全链条化高质量发展。
在8月15日召开的座谈会上,原州区政府通报了当地肉牛产业发展现状,相关业务部门、企业负责人等提出了肉牛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需求与瓶颈问题。专家组重点围绕良种繁育、技术路线、品牌效益、产业升级、市场推介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会议强调,要科学推进种群繁育,针对西门塔尔、安格斯、固原黄牛实施差异化培育,聚焦优质加工端需求,优化种群结构,重点培育固原黄牛,着力巩固和扩大种群规模。要强化品牌效益建设,以保障养殖户收益为核心,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坚持从“卖肉牛”向“卖牛肉”转型,增加品牌效应,提高附加值,大力培育自主杂交后代,夯实品牌可持续发展基础。要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制定5-10年中长期技术路线,深化与科研单位合作,广泛吸纳育种协会、肉牛协会等行业力量参与,开展优良品种杂交。要推动市场协同发展,精准把握“三位一体”市场定位,强化政府统筹引领,促进养殖端-加工端-销售端深度融合,构建全链条协同发展格局。要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深化与农科院合作,邀请专家组定期驻点指导,全面推进肉牛产业补壮与产品精深加工,筑牢产业技术支撑根基。
会前,专家组还实地走访了固原富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原州区头营镇伟伟家庭农场,围绕肉牛饲养管理、良种繁育、饲料配方等关键环节,与企业就技术攻关、标准化体系建设、市场空间等内容进行充分交流。(来源: 原州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米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