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索 引 号 640421016/2023-00348 发文时间 2023-11-03
发布机构 原州区自然资源局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标 题: 清水河源头国土综合整治(开城镇双泉村等4个村庄)项目实施方案
清水河源头国土综合整治(开城镇双泉村等4个村庄)项目实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指出,要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强六盘山自然保护区建设,统筹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赋予了宁夏人民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历史责任。

项目位于原州区开城镇,既属于宁夏六盘山区,又属于黄河主要的一级支流清水河源头。为有效推进清水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守好清水河流域生态环境生命线,巩固当地脱贫攻坚成果,为原州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项目位于原州区城南开城镇双泉村等4个村。项目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资源开发利用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将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项目区特色生态资源优势,构建生态经济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

治理开城镇马饮河支沟双泉村孟家沟、中庄河支流彭庄村后河,治理长度7.794km,使沟道边坡带稳定;营造水生动植物生长环境,使水生动植物栖息地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更加贴近自然。

治理双泉村、和泉村、彭庄村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村庄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乡村、落实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水源涵养林补植面积727.8635hm2,不断提升林草资源质量,提高生态承载能力和水源涵养能力。

二、项目资金安排及资金使用要求

项目实施概算总投资3299.23万元,资金来源为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和中央专项资金。

项目管理及资金使用如下:

(一)规划设计。所有建设工程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实施,必须进行项目论证及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报批、施工设计、招投标、质量监理、安全监管等,完善档案资料。

(二)资金管理。项目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坚持专款专用,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实行报账支出,依据项目实施进度审核付款,直接支付到施工单位,避免资金滞留和“沉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工程验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完成后,由原州区自然资源局组织初步验收;初步验收合格后,由原州区自然资源局向原州区发改局提出验收申请,由原州区发改局牵头组织区财政及有关专家进行竣工验收,并出具竣工验收报告。

三、建设内容

项目包含沟道生态治理、村庄生态整治和水源涵养林补植三大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沟道生态治理

双泉村孟家沟:治理段为汉民公墓至沟口处主要建设内容沟道清淤疏浚3.646km,修复沟道生态边坡4181.2m,重修溢流堰1座,新修溢流堰5座;沟道及两岸生态绿化面积9.25hm2;栽植苗木595136株,水(湿)生植物55976.1m2;种植草坪0.3432hm2,设置标识碑1座。

苗木抚育管理面积9.25hm2,管护期2年。

彭庄村后河:治理段为彭庄村境3.698km。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清淤疏浚3.698km,修复沟道边坡7695m;沟道及两岸绿化19处,总面积3.83hm2;修建沟道巡防道路3682m;栽植苗木194863株;栽植水(湿)生植物18523.53m2

苗木抚育管理面积5.77hm2,管护期2年。

——村庄生态整治工程

涉及双泉村、和泉村和彭庄村3个村,包括清理村内部生活垃圾点;村庄房前屋后空闲地绿化;庭院小杂果栽植;道路两侧空闲地及道路两侧绿化带补植,对村庄内关键节点进行绿化点缀。绿化方式为乔灌草相结合。

双泉村:房前屋后空地34块,总面积3.05hm2,栽植乔木1804株,灌木21279株,栽植花卉221207株,撒播种植百日菊1.07hm2;栽植庭院经济小杂果650株;南山农场清除死树421株,栽植果树1880株,林下作业道路1253m;防护隔离栅(高1.8m)3588m;补植现有道路绿化2.9km,栽植乔木900株,灌木1400株,花卉10440株,撒播百日菊0.09hm2

和泉村:清理垃圾堆放点1处,面积448m2,栽植乔木36株,灌木56株,花卉2268株;房前屋后空地16块,总面积1.58hm2,栽植果树145株,乔木1752株,灌木11080株,栽植花卉57060株,撒播种植百日菊0.24hm2;栽植庭院经济小杂果440株;补植现有道路绿化2.6km,栽植乔木375株,灌木2600株,花卉3750株,撒播百日菊0.12hm2

彭庄村:房前屋后空地14块,总面积1.31hm2,栽植乔木465株,灌木8116株,栽植花卉72110株,撒播种植百日菊0.20hm2;栽植庭院经济小杂果660株;补植现有道路绿化3.1km,栽植乔木447株,灌木3100株,花卉4470株,撒播百日菊0.14hm2

苗木抚育管理面积为12.72hm2,管护期为2年。

——水源涵养林补植工程

双泉村等4个村水源涵养林补植面积727.8635hm2。栽植云杉117818株(H≥1.0m,82783株;H≥0.5m,35035株),油松221675株(H≥1.0m,95163株;H≥0.5m,126512株);栽植山桃53562株(d≥0.5cm,截杆高度15cm),沙棘24255株(d≥0.5cm,截杆高度15cm)。

设置标识碑1座。

四、实施地点

涉及开城镇寇庄村、双泉村、和泉村和彭庄村4个村。

五、建设期限及进度安排

2023年11月-2024年12月。

六、受益对象与利益联结机制

工程建设可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七、绩效目标

1)经济效益:项目通过沟道生态治理、水源涵养林补植、村庄生态整治三大工程,改善了周边农民生活环境质量,带动农村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同时项目的实施也有效提高沟道输水能力,进一步减少防洪等方面的投资,可间接减少经济损失。对南山农场经果林进行提升改造,增加经济收益,预计每年可增加收益39.07万元。

2)社会效益:项目的实施将带动项目区涉及乡镇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快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全面转型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明显加快。当地人民逐步树立生态价值意识,形成对自然生态敬畏的价值理念;树立生态责任和生态道德意识,自觉重视西北地区生态脆弱区的环境承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生态效益:项目区以清水河源头为主要治理区。一是通过采取生态护岸、配套修建生态谷坊等措施对沟道进行治理,同时在沟道两侧滩地种植林草,确保了沟道的畅通,提升了水流畅通能力;二是通过对沟道两侧岸坡以乔灌草结合的方式进行复绿,增加坡面稳定性和生态视觉效果,使沟道内生态与周边生态相协调。项目建成后能有效提高建设区植被覆盖度,特别是水源涵养林建设,不仅可以防止区域内土地退化,引发水土流失,也增加了林地面积,降低风速,减少地表风蚀和水蚀,减轻风沙对下游河道、农田等资源的危害,逐步实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生态安全格局。

八、项目资产管护运营

1、监理工程师按工程监理的有关规范和要求,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理;固原市自然资源局派技术人员对施工全过程开展现场监督工作。监理和监督员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2、项目质量管理应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循环工作方法;

3、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若遇特殊情况,须对设计进行必要修改,应上报设计单位,由设计、施工和监理三方协商后确定;

4、明确项目质量责任制,施工过程均应按要求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查,对指定部位和分项工程未经检验或已经检验不合格的,严禁转入下道工序。过程质量应由每一道工序和岗位责任人负责,分项工程完成后,须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和认可。施工中发生的质量事故,须按有关规定处理;

5、单位工程完成后,应按标准进行验收,按竣工验收资料的编制要求,整理质量验收记录、资料,上报工程指挥部或项目办公室存档。对查出的施工质量缺陷,应按不合格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九、保障措施

(一)组织管理措施

为保证工程顺利施工,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原州区政府、原州区财政局、原州区发展改革局等有关部门。成立项目部,负责项目的施工和日常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先设计后施工,严格检查验收制度,明确职责,各司其职,精心组织施工。

(二)技术管理措施

1、根据治理工程要求,选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施工部,按照《清水河源头国土综合整治(开城镇双泉村等4个村庄)项目》统一部署和设计要求开展工作。

2、加强施工过程监理,关键工序聘请专家指导。

3、加强对项目建设施工方案的审查,评定。

(三)环境保护措施

1、治理区地处各乡镇村落,施工单位应认真学习、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中《污水控制程序》、《噪声控制程序》、《固体废弃物管理程序》等程序文件的规定执行,并采用施工流程分析法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影响生态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识别评价。

2、加强设备维修与保养,防止尾气超标和机械噪声过大及油气及水泥浆液跑冒滴漏等现象的发生。

3、建筑垃圾与施工废料及时清运出场。

4、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集中堆放,及时清理出场。

(四)质量管理措施

1、依据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生产过程中严格实施质量三检制度(自检、互检、抽检),确保治理工程的质量。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规程及设计书、施工方案要求操作,对项目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不允许出现不合格的原材料、中间产品和单元工程,确保最终成果质量合格。

3、依据《质量责任制考核办法》,对各作业组、作业人员定期进行质量责任制考核,确保质量目标实现。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网站地图

主办:固原市原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固原市原州区信息中心

电子邮件:yzqxxzx@163.com

宁ICP备10000747号    网站标识码:6404020001     宁公网安备6404020200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