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索 引 号 640421001/2017-70277 发文时间 2018-01-05
发布机构 原州区政府办 文 号
公开方式 删减后公开 有效性 有效
标 题: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 2017年12月24日在原州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原州区区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在区、市党委和政府、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人民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全力以赴稳增长、立足转型调结构、精准发力补短板、纾困解难惠民生、凝心聚力促和谐,全面完成了区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亿元,同比增长8%;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亿元,可比增长1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0亿元,同比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5亿元,同比增长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86元,同比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97元,同比增长9%。全区呈现出经济稳步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坚持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预计全年实现2.6万贫困人口脱贫、20个贫困村“销号”。聚焦产业促增收。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8.7亿元,补栏基础母牛2.4万头、母羊1.8万只,养殖生态鸡2.3万只,建设圈棚5988栋,种植中药材1724亩。培育农民种养殖合作社63个。投入6400万元,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全面消除“空壳村”。夯实基础补短板。围绕“五通八有”“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完成自来水入户6950户、硬化村组道路623公里、通客车132个村、改造危房3000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5万台,实现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卫生室、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电商服务网点、光纤宽带行政村全覆盖。探索的“两个项目清单+两个明白卡”做法在全市推广。移民搬迁拔穷根。全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坚持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质量标准,搬迁安置移民2465户1.02万人。强化技能抓培训。紧盯市场需求,开展家政服务、月嫂、机械工等培训1.5万人,拿证1万人,帮助贫困群众敲开增收门、铺就致富路。金融信贷助脱贫。投入1.98亿元,设立担保和风险补偿基金,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总量,降低信贷门槛,推出专属产品,为1.1万贫困户发放贷款5亿元,户均4.6万元,获贷率80%。金融扶贫“蔡川经验”在自治区推广,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做了专题报道。为2.6万户9.5万人购买“扶贫保”,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结对帮扶聚合力。深入推进马尾原州协作、铁路总公司对口帮扶及各类社会帮扶合作,扶持贫困村和群众发展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帮助170户残疾人家庭发展养蜂,引导50家企业开展村企共建。建立四级责任包抓体系和清单式工作机制,实行“有进有出”动态管理,清退不符合标准建档立卡户307户1854人,补录337户1319人。

  (二)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稳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需两端同步发力,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逐步完善。加快马铃薯产业育、繁、推一体化体系建设,全年繁育原原种6000万粒,为农户无偿提供2000万粒,建设原种基地4000亩,推广一级种薯2.2万亩。建成2个千亩马铃薯主食化品种基地,带动全区种植马铃薯35万亩。加强冷凉蔬菜全产业链建设,投入6000万元,新建工厂化种苗繁育中心3栋、高标准日光温室30栋、冷调库1.2万平方米、泡沫箱厂1座。建立“互联网+农业”管理平台,配套物联网可追溯系统,提升千亩日光温室和3万亩露地蔬菜科技种植水平,带动全区种植蔬菜15万亩。加大草畜产业扶持力度,培育万头肉牛养殖示范乡镇2个,千头肉牛养殖示范村4个,“见犊补母”2.3万头。引进新西兰纯种安格斯基础母牛4200头,在头营石羊、寨科北埫等28个村养殖扩繁,成为宁夏最大规模的纯种安格斯基础母牛扩繁群。全区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21.4万头、62.3万只。加快红梅杏、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经济林及木本油料作物1.2万亩,种植红梅杏7000亩、枸杞3000亩、万寿菊3000亩。大力推进固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新修园区道路40公里,新建高标准农田1.6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2.5万亩,一期建设通过国家验收。预计实现一产增加值14.4亿元,增长4.5%。

  (三)工业经济稳步提升。加快构建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为主的新型工业体系。出台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八条意见,投入162万元,重奖固原医药公司等企业44家。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改造升级万吨以上马铃薯生产企业10家。启动实施清水河工业园区转型改造工程,完成园区沿街房屋外立面改造,完善供气、给水、排污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园区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实行县级领导包抓企业制度,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落实工业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惠及企业26家。申报“专精新特”中小企业6家,新培育宁夏润宇塑业、固原宏晨龙等规上企业5家。抢抓民营企业助推宁夏创新发展大会、中阿博览会、闽宁对口协作等机遇,重点围绕全域旅游、农业产业化、现代服务业等引进招商项目34个,签约资金153亿元,开工建设24个,到位资金32亿元。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8.4亿元,增长6.8%。

  (四)第三产业提速发展。围绕旅游大环线建设,全面完成固原至张易、张易至将台、张易至隆德和六盘山红色旅游公路等4条旅游环线两侧拆迁整治,开工建设须弥山至黄铎堡旅游慢道,建成须弥山景区数字智能化集成系统。成功举办中国(宁夏)·第五届须弥山石窟文化旅游节暨第十三届六盘山山花旅游节。建成刘姥姥农枢山庄、富贤山庄等一批农家乐,成功创建自治区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家、四星级乡村休闲旅游点1家。全年接待游客110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收入2.2亿元。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建成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投入运营农村电商服务网点153个,带动就业420人,实现线上交易9000余万元。建成电商创业孵化园,入驻企业38家,创造就业岗位1500个。预计实现三产增加值68.6亿元,增长8%。

  (五)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坚持宜居宜业、产城融合,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完成15个片区2.4万余户447万平方米征收工作,兑付补偿资金78.9亿元。清水河工业园区转型改造和固胡路环境整治土地房屋征收摸底8000户,签订征收协议5362户。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行“以克论净·深度保洁”城市精细化管理模式,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户外广告设置管理,集中整治露天烧烤、以街代市等经营行为,市区环境卫生质量全面改善。建立网格化巡查机制,依法打击违法建设,拆除违法建筑31万平方米。主动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全国园林城市和自治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建成黄铎堡、三营2个小城镇和开城三十里铺等10个美丽村庄。完成128个行政村自来水入户工程,有效解决农村2.2万人饮水问题。加大乡村环境整治,推行“组收集、村运输、乡处理”环卫保洁模式,建设垃圾中转站5个,投用垃圾清收车471辆、收集箱1202个。配备乡村保洁员509名,实行定期集中清扫,乡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初步形成。推动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新修农村道路730公里。我区获得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

  (六)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落实环境保护制度上动真格、见真章。全力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城乡”专项行动,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林业工程成效显著。创新融资渠道,采取抵押国有林权贷款等方式,投入6.9亿元,实施六盘山重点生态功能区降雨量400毫米以上区域造林、中庄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生态旅游环线绿化等林业工程,完成乡村道路绿化90公里,新增营造林17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6.1%。全面治理大气污染。严格落实“三全”措施,实行湿法作业,对市区拆建现场实行喷雾降尘,用密目网覆盖工地堆土、裸露地面,有效抑制扬尘污染。集中开展餐饮业油烟煤烟整治,推行煤改电、煤改气,淘汰燃煤锅炉31台。加大网格化巡查监管力度和优质煤置换工作,全面禁止焚烧秸秆垃圾。水污染治理稳步推进。全面落实区乡村三级河长制,编制完成清水河等10条区级河流和大营河等35条乡村河道治理方案,落实河道、水库巡查员573名。严厉打击河道采砂、倾倒垃圾等违法行为,清理河道68公里,清运垃圾1.85万吨,封堵清水河污水直排口21处。完成沈家河、寺口子水库除险加固,新建上滩、乔家沟水库,治理小流域6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平方公里。环保建设项目加快实施。开工建设清水河城市过境段人工湿地、三营人工湿地、三营污水处理厂,清水河出境断面水质消除劣Ⅴ类。城市垃圾填埋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全覆盖,农田残膜回收率达到95%。

  (七)民生保障坚实有力。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集中力量办好各项民生实事,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争取资金1.2亿元,改造薄弱学校125所,新改建官厅刘店等贫困村幼儿园39所,实施“国培计划”培育性示范县项目,健全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实现贫困村幼儿园、教师培训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十七小、十八小投入使用,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市区学校大班额、择校热得到有效遏制。原州十一小加盟北京实验二小教育集团,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中、高考成绩名列全市前茅。我区获得“全国阳光校餐示范县”称号。医疗卫生提标扩面。启动实施区医院迁建工程,投入1800万元购置医疗设备,诊疗水平进一步提升。迁扩建中河、黄铎堡等4个乡镇卫生院,新建村卫生室17个。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惠及患者27.6万人次,取消药品加成为患者节减支出960万元。深化与福建医科大附属第一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北京大兴医院等医疗机构帮扶机制,医疗卫生技术水平有效提升。加快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医联体建设经验在自治区推广。深入推进健康原州建设,安排健康扶贫兜底资金200万元,确保农村贫困患者年度住院费用报销不低于90%、自负费用不超过5000元。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举办“迎新春第三届群众书法绘画摄影大赛”、第六届农民文艺汇演和乡镇篮球赛等各类赛事活动10场次,开展送文化下乡等各种文化演出90场次,放映电影2456场次,开展“全民阅读”“图书宣传周”等活动,有效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三营文化站、梁云文化大院接受了文化部西北片区观摩。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3%、96.8%,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全员覆盖。认真落实“先保后征”机制,认定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4357人。积极实施创业促就业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43亿元,培育小老板345人、小企业152个,新增城镇就业45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年向福建、新疆、宁夏天元锰业集团等劳务基地,转移就业7.7万人,实现收入15.8亿元。配售公租房1176套,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有所居。发放各类救助资金2.4亿元,8.2万名特殊困难群体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养老服务体系、“三留守”关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八)社会治理不断加强。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信访案件“包案”制度,深入开展大排查、大调处、大走访活动,化解重点信访事项40件,调处复杂矛盾纠纷203件。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开城镇“一村一员(警务联络员)”机制得到自治区领导肯定。认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大检查活动,全区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得到国务院安委会巡查督导组充分肯定。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开展防震减灾、地质灾害等应急演练12场次。城乡社区基础日益牢固,解决3个城市社区办公用房,新建18个农村社区,服务功能持续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村(居)民自治制度逐步完善,圆德村、东海园社区分别获得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和“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全面实施“七五”普法工作,全民法治素养不断增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34件。依法加强宗教事务规范化管理,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活动,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称号。深入推进“平安原州”建设,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区)”。

  (九)重点改革不断深化。全区8大类43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进一步扩大农村产权确权颁证范围,积极开展设施农业用地经营权确权登记、土地股权量化分红、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等试点,扎实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建成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新培育农民合作社37家,家庭农场28家。建立水资源确权登记数据库,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推动金融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荣获自治区“金融环境创新奖”。完成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法律服务机构参与信访工作机制,推动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在法治轨道上解决。医药卫生体制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国有林场改革全面完成,林业局获得“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

  (十)政府效能全面提升。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落实区、市党委和政府、区委各项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振奋精神、实干兴宁”大讨论活动。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成立原州区综合执法局和社会保险事业局。取消行政审批12项,建立乡镇、街道“两个责任清单”,政府权力界限更加明晰。全面实行政务公开,推广电子政务和网上办事。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积极采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4件、政协委员提案建议33件。政府系统推行法律顾问制度,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全面加强。全面推行“331”监管机制,惠农政策落实、涉农资金兑付实现规范化、阳光化运行。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三公”经费支出实现零增长。

  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依照法律和章程开展工作,审计、统计、供销、残疾人、史志、档案、防震减灾、消防、气象、国土等事业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压力挑战下砥砺奋进,在攻坚克难中阔步前行,遇到的困难比预期的多,取得的成绩比预想的好。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区委坚强领导、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建言献策、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务实苦干、负重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奋战在全区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向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及区市驻原各单位,向参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投资者和建设者,向所有关心支持原州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过去的一年,经济社会发展既有量的扩大,又有质的提升,进一步厚植了发展基础。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区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和爬坡过坎、追赶跨越的重要关口,仍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经济总量小、结构不优、质量不高、效益不好,城乡居民增收后劲不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任务艰巨。二是城乡建设基础薄弱、欠账较多,水、路和生态瓶颈制约依然突出,道路交通等级低,生产用水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三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脱贫攻坚任务繁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仍需努力。四是个别部门和干部工作作风不实、担当精神不足、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作风建设需持续加强,依法行政水平、政府工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科学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改革开放40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是我区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关键一年,做好明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必须抢抓机遇、攻坚克难,自我加压、砥砺奋进。

  明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市委四届二次全会和区委三届二次全会部署要求,实施好“三大战略”,打好“六场硬仗”,围绕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目标,把握生态优先、富民为本、绿色发展定位,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协调推进创新驱动、生态立区、民生保障、文化繁荣、民族宗教、民主法治、改革开放七项工作,在打造“两个先行区、两个示范区”上做出原州回答,在建设“四个示范市”上走在前列,谱写新时代原州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向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

  主要预期目标和约束性指标是:完成自治区、固原市下达的脱贫任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环保和节能指标。

  完成上述目标任务,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精准施策,打好脱贫富民决胜战。全面落实脱贫富民战略,围绕“五通八有”“两不愁三保障”,完善“扶贫云”数据平台,突出精准、稳定、可持续,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在建设全国脱贫攻坚示范市上走在前列。精准识别动态管理。落实贫困户动态管理机制,对贫困户的进入、退出,实行精准化、动态化管理,做到应扶尽扶、应退尽退、有进有出,做到靶向精准,有的放矢。严格将错评率、漏评率、错退率控制在国家允许范围内。从严从实从细做好脱贫攻坚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做到数据准确、资料齐全、档案规范。抓实育强致富产业。尊重贫困户发展意愿,突出“有土”和“离土”,抓实到户产业。“有土”扶贫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建设标准圈棚1000栋、青贮池500座,补栏基础母牛1万头、母羊4000只,养殖生态鸡1.5万只。种植覆膜玉米15万亩、中药材0.3万亩。“离土”扶贫因人制宜,整合培训资源,开展交通运输、养老护理、家政服务、工程机械操作等实用技能培训,全年培训1.08万人,拿证3000人以上。支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富民产业,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每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深入推进易地搬迁。坚持就近安置为主原则,狠抓“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搬迁移民1000户4147人。加大劳务移民社会保障,落实生态补偿政策,采取政策扶持、部门帮扶、企业尽责等措施,保证每户移民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妥善解决“十二五”移民工作遗留相关问题,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管得好、能致富”。加大金融扶贫力度。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0亿元。推动银行、担保、证券、保险互动,加快金融资本与扶贫产业的深度融合,将贫困户贷款额度提高到10万元,开展“信用农户、信用村和信用乡镇”评定,力争全区评级授信达100%,贫困户获贷率达到80%以上。落实责任帮扶机制。继续在每个贫困村落实一名包村县级领导、一个帮扶单位、一个扶贫工作队、一名第一书记,夯实包抓帮扶责任链条,不脱贫不脱钩不收兵。深化与福建马尾区、铁路总公司协作,落实好“1+6”社会扶贫体系和帮扶机制,推进更深更宽领域脱贫攻坚。严格实行督查巡查、考核评估、督办问责机制,确保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二)突出转型升级,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全面落实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建设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示范市上走在前列。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打造风生水起的创新生态,大力倡导创新文化,推动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建立稳定支持创新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认真做好借力文章,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从2018年开始,财政每年预算1000万元创新驱动专项资金,并逐年增长。落实领导干部联系企业、联系人才制度,落实人才改革意见,建立原州人才库,让创新人才成为经济发展的制胜法宝。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业“接二连三”,提质增效冷凉蔬菜、草畜、马铃薯、特色种养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实现多业态融合发展。做强冷凉蔬菜产业,增强固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功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提升良种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水平。巩固提升3个万亩、10个千亩露地蔬菜基地和百亩蔬菜新品种展示园,实施闫堡蔬菜提质增效项目,建设蔬菜分拣配送交易中心,建成高标准日光温室11栋,扩大有机蔬菜示范基地,种植冷凉蔬菜20万亩以上,打造西部重要的菜篮子基地。做精马铃薯产业,突出抓好三级繁育体系建设,全年繁育原原种4000万粒,建设万亩种薯基地3个,种植种薯6万亩,带动全区种植马铃薯36万亩。做优草畜产业,重点建设种养循环一体化规模肉牛场4个、标准化养殖圈棚2000栋,培育养殖示范村20个,推广全株玉米青贮、黄贮、苜蓿包膜青贮10万吨,实施“见犊补母”3万头、肉牛冷配改良3.3万头,打造自治区良种肉牛繁育基地。做活特色种植业,采取订单式种植,在黄铎堡老庄、曹堡等村种植万寿菊1万亩,在彭堡里沟新建拱棚50栋,示范种植设施红梅杏100亩。认真落实市委和政府“一棵树、一株苗、一枝花、一棵草”要求,加强与陕西海升集团对接,引进矮化密植苹果项目,开辟群众增收致富新渠道。引进山东三株集团、宁夏农投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提升农业品牌效益。实施目标市场开拓行动,建立与大型企业稳定的有机蔬菜订单,入驻深圳海吉星、广州江南等知名批发市场,拓宽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加快推动农业与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组团发展,完善“互联网+农业”信息平台,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加强“三品一标”认证,树立品牌意识和商标意识,打造六盘山冷凉蔬菜、黄牛肉、小杂粮等系列农产品共用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展生态友好型工业。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方向,突出发展中高端肉牛屠宰、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蔬菜多元化加工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大力发展现代纺织、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新兴产业。加速推进清水河工业园区转型改造,支持现有企业转型提升、退二进三,培育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好项目、好企业。实施“百家规上企业突破”计划,新增规上企业5家。提档发展现代服务业。抢抓“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区)”建设机遇,实施“互联网+”行动和“消费回流”计划,扎实推进“农村淘宝项目”,支持打造精品街区、特色夜市、民俗村落,对内促进外流消费回归,对外吸纳周边消费流入。推进旅游业“全景、全业、全时、全民”发展,精心组织编制《原州区全域旅游规划》,实施旅游“双融”行动,做好“旅游+”文章。完成张易至隆德等4条旅游环线及配套工程建设,完善须弥山基础设施。实施开城万亩生态循环观光农业示范基地、中庄水库乡村游、花海河川、张易宋洼农家乐等项目,力争接待游客150万人次,旅游社会收入3亿元。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围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全产业链招商为重点,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强化产业招商,实施精准招商,主动承接中东部适宜产业转移,促进招商引资项目带动特色产业发展,落实到位资金35亿元。

  (三)保护绿水青山,加快生态环保建设。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深入开展“全域绿化、碧水蓝天净土、生态富民”三大行动,巩固提升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在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上走在前列。大力开展全域绿化行动。投资2.1亿元,实施六盘山重点生态功能区降雨量400毫米以上区域造林绿化工程、环固原市区“U”型生态屏障建设项目、古雁岭森林公园提升改造、特色经济林项目等重点工程,全年完成营造林15万亩,绿化乡村道路100公里,发展林业特色产业1万亩。实施森林资源管护127.8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6.9%。扎实推进碧水蓝天净土行动。认真贯彻落实“水十条” “大气十条”和“土十条”等环保措施,加大扬尘治理力度,取缔“散乱污”企业,全面禁烧秸秆垃圾,全部淘汰燃煤小锅炉和茶浴炉,推广利用煤改气、煤改电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确保年度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0%以上。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沈家河至三营段综合治理工程,建成三营污水厂和人工湿地项目,确保清水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大测土配方施肥、秸秆多元化利用和残膜回收加工转化,抓好农业面源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让原州天更蓝、地更绿、水更美、空气更清新。实施生态富民行动。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引导扶持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发展林下药材、花卉种植和生态鸡养殖,发展林下经济2万亩。

  (四)建设美丽原州,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区域统筹、城乡一体、产城融合,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一体发展的新型工农城乡体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积极推进“厕所革命”,改造农村卫生厕所500座,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加快推进危房改造,全面解决农村不安全住房问题。高标准完成三营、黄铎堡、张易等小城镇续建工程,新建开城美丽小城镇和开城双泉、张易宋洼等12个美丽村庄,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争取建设南城拐子水库、西山畔贫困带节水灌溉等水利工程,实施东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解决东部山区人畜饮水问题。在河川探索建立“互联网+人饮”管理平台,开启农村水资源管理新模式。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改(扩)建危桥和区、乡、村(组)道路,提升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水平。继续做好潘寨公路、彭青高速匝道、309国道庙湾至硝口段等6条国省道干线征地拆迁工作。实施好亚行贷款项目固原至官厅、三营至湾掌2条58公里道路建设。提升城乡治理水平。持续抓好旧城改造工作,配合做好海绵城市建设。深入推行“以克论净·深度保洁”城市精细化管理模式,积极推进环卫工作市场化进程,落实市区道路常态化清扫、全天候保洁,切实改善城市环境卫生质量。加快“智慧城管”建设步伐,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城市经营秩序、交通秩序、广告设置等行为,坚决遏制违法建筑发生,严查严管城市扬尘污染,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在北京路、大原广场附近、中山北街等区域建设小型农贸市场,着力解决占道经营、流动售卖、环境卫生差等问题。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绿化、亮化、净化行动,促进农村垃圾定点收集、定时运输、集中处理,着力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新建15个农村社区、6个智慧社区,解决4个城市社区办公用房。打造“一社区一品牌”,推广“四点半课堂”等社区服务模式。深化基层群众自治,做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不断加强对物业企业资质、能力、服务质量的监督,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改善居民小区生活秩序、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促进市区物业规范化管理。

  (五)保障改善民生,持续增进人民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力量办好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新建2所城区幼儿园和第十九小学,迁建小马庄小学,扩建原州十小,完成杨郎小学教学楼、三中多功能厅等工程。夯实“三通两平台”基础,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力争创建自治区示范校2-3所。从2018年开始,每年安排500万元奖励资金,鼓励支持教育工作者创先争优。实行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解决好学前师资短缺问题。将营养改善计划扩大到农村小学附设幼儿园,对在三本、高职院校的农村籍学生每人补贴学费4000元。加快健康原州建设。深化医药卫生综合改革,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医,构建多元化办医格局。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逐步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小病在乡镇(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乡镇(社区)”的医疗服务模式。认真实施好“七免一救助”、白内障复明等工程,为65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免费建立健康档案,坚持开展健康指导服务。繁荣文化体育事业。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开展送文化下乡、进社区演出40场次以上,组织节庆广场及清凉夏日广场文化活动30场次以上。争取建设原州区图书馆、文化馆和40个社区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培育文化大院3家。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筹办庆“五一”职工运动会和“十一”农民篮球赛等大型体育赛事6场次以上,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县(区)。实施社保普惠计划。完善社会救助机制,保障困难群众生活,兜住基本民生底线。建立医养结合机制,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建设“老年饭桌”7个,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创办养老服务机构。狠抓就业政策落实、劳动力素质提升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创业园区孵化功能提升及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加大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力度。落实住房保障各项任务,实现困难群众住有所居。

  (六)创新社会治理,营造和谐社会环境。加快推进依法治区进程,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巩固提升“平安原州”建设成果,完善“134”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全面推广“一村一员”模式,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公共安全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创建成果,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大好局面,为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贡献力量。加强国防教育,扎实做好民兵预备役、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大力支持老龄、残疾人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积极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依照法律章程开展工作。继续加强审计、史志、统计、档案管理等工作。

  (七)推进改革创新,凝聚经济发展活力。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深化改革战略布局,承接落实好区、市各项改革任务,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打造更具活力的发展环境。加快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原州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综合信息平台,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试点。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扩大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权化改革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及农业项目资金股权化改革试点。规范运营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达到10家。完成供销社改革、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智慧水利”,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做好区、市行政审批事项下放目录承接工作,加大“放管服”力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压缩行政审批时限。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服务模式,大力推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申报、一网受理、专网办理、在线审批,“不见面、马上办”审批政务服务项目达到80%以上,切实提高政务服务便民化水平。创新投融资体制。整合放大财政资金效应,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加快建立规范的政府融资平台,通过争取中央专项基金、债券等模式,筹措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最大限度满足融资需求。

  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肩负新使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至关重要,必须加强严之又严、实之又实、细之又细的作风建设,心系群众的安危冷暖,体现为民务实的责任担当。

  学懂弄通做实,建设责任政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区、市党委和政府及区委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刻把握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新部署,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深化对区情的认识,做到情况明,底子清,作风实,确保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执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做事,依规办事。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始终坚守规矩意识、程序意识和法律底线,坚持做到不符合规定和程序的不开工、不研究、不审批,确保政府工作在规矩范围内行使,不越权办事,不先斩后奏,不违规决策。坚持重大事项向区委报告、重大决策向人大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健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决策等制度,做到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建立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正公开、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坚持勤政为民,建设服务政府。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精简办事程序,拓宽服务渠道,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和企业。推行网上办事、网上服务、网上监管,形成线上线下政府服务新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充分发挥网络问政、电视问政等互动平台作用,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坚持务求实效,建设效能政府。深入推进政府效能建设,坚决整治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庸政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坚持对事不对人,对不干事、不担责的要严肃问责。实施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事项,要树立“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意识,做到说了就办、办就办好,定了就干、干就干成。强化督促检查、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确保各项工作一项一项盯紧、一件一件落实,做到快节奏推进、高效率完成。

  坚持廉洁自律,建设清廉政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区市相关规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严守《准则》和《条例》,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守法律红线,扎紧织牢制度围栏,从严查处违纪违法案件,铲除腐败滋生土壤,营造风清气正心齐的干事创业环境。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更多的资金和精力用在谋划发展、改善民生上,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百姓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使命呼唤担当,奋斗铸就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市党委和政府、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振奋精神、苦干实干,为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附:有关情况说明

  1、“五通八有”:“五通”即通路、通水、通信息、通广播电视、通客车。“八有”即有增收支柱产业、有经济合作组织、有综合服务网点、有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有标准卫生室、有集体经济收入、有团结干事的两委班子、有驻村工作队。

  2、“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即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3、“两个项目清单+两个明白卡”:“两个项目清单”即贫困户项目到户清单、行业部门项目到村清单。“两个明白卡”即帮扶明白卡、收入明白卡。

  4、“扶贫保”:即家庭成员意外伤害保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和优势特色产业保险。

  5、“专精新特”中小企业:即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

  6、海绵城市:即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7、“三全”措施:即对旧城改造拆迁、建筑工地全部停工,对市区裸露地面用密目网进行全部覆盖,对已覆盖的工地全部进行喷水封冻。

  8、“三留守”:即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

  9、“三权分置”:即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

  10、“331”监管机制:即实施“制度+科技”的涉农惠农项目资金“三级备案、三级审核、一个平台监管”工作模式。

  11、“三大战略”:即创新驱动战略、脱贫富民战略和生态立区战略。

  12、“六场硬仗”:即脱贫富民决胜战、创新驱动攻坚战、生态环境保卫战、城乡统筹大会战、民生改善持久战和改革开放突围战。

  13、“两个先行区,两个示范区”:“两个先行区”即西部地区转型发展先行区和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两个示范区”即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全国脱贫攻坚示范区。

  14、“四个示范市”:即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示范市、全国脱贫攻坚示范市、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15、“1+6”社会扶贫体系:即国家部委、闽宁协作、部门单位、企业商会、慈善组织、军警部队6类单位和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

  16、“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17、“消费回流”计划: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提升和放大全社会消费需求,对内促进外流消费回归,对外吸纳周边消费流入。

  18、旅游“双融”行动:即加快融入全区全国旅游网,加快旅游与各次产业融合。

  19、“七免一救助”:“七免”即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治疗先天性疾病患儿、筛查新生儿四种代谢性疾病、筛查听力障碍疾病、筛查农村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一救助”即对农村孕产妇急救、筛查出的农村乳腺癌和宫颈癌患者治疗给予救助。

  20、“134”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即成立一套组织机构,完善镇、村、组三级网络,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四项制度(领导开门接访、主动下访制度,“两排查一分析”制度,重要节日和重大节点排查制度,领导干部包案化解制度)。

  21、“放管服”: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网站地图

主办:固原市原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固原市原州区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0954-2040366 电子邮件:yzqxxzx@163.com

宁ICP备10000747号    网站标识码:6404020001     宁公网安备6404020200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