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前屋后的空地闲着也是闲着,我们就是靠山吃山,养点牛、羊、鸡,种点红梅杏,一年收入完全够家庭支出了。”走进头营镇张崖村67岁老人刘忠仁的家中,屋后30余亩的红梅杏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果香四溢。
刘忠仁仔细观察着果实的生长情况,对即将成熟的红梅杏爱不释手。“红梅杏种了十几年了,一直没有系统管理,成熟之后都是自己吃或者送朋友,5年前朋友咨询着想让我给他买一点,就发现了售卖红梅杏的契机。”
从那时起,刘忠仁便开始悉心管理杏林,经过朋友之间的口口相传,他种植的红梅杏凭借着高甜度惊艳大家味蕾,一路走出大山,远销西安、北京等地。大片的红梅杏林,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让刘忠仁一家多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我还在院子前面养了100只羊,每逢周边集市我都会拉去售卖,一年下来也能赚5万元。”除了红梅杏种植,村子里的牛、羊、鸡养殖也发展得有声有色。目前全村牛存栏量达到200余头,羊存栏量700余只,鸡存栏量3000余只。
走进养殖户蔺占如的家中,“涌入家庭农场”的标识牌十分醒目,1000余只毛茸茸的土鸡悠闲散步。“山地广阔是我们的优势,前年我开始在院子外规划养殖生态鸡、蛋鸡,通过销售散养的虫草土鸡、土鸡蛋,这两年收入挺乐观的。”据蔺占如介绍,纯天然养殖,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还保证了鸡肉和鸡蛋的高品质。
这些绿色生态土鸡和土鸡蛋通过亲戚、朋友的推荐,逐渐打开了销路,蔺占如还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养殖记录和直播,吸引越来越多的顾客在网上提前订购。目前,蔺占如的家庭农场里,年销售生态鸡蛋2万枚以上,生态鸡年出栏量2000余只。
“我们鸡蛋的售价是每颗2元,一年下来完全够我养鸡的所有成本了,生态鸡每只100到120元,一只能赚40元左右。”看得见的致富路子让蔺占如充满信心,他正计划着在自家门口为游客提供本地特色美食,也让绿色生态的鸡肉端上餐桌,惊艳味蕾。
从闲置土地到“致富果园”,从零散养殖到规模发展,近年来,张崖村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房前屋后土地,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也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来源:原州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马亚南 柳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