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640421001/2017-22141 | 效力状态: | 有效 |
---|---|---|---|
发布机构: | 原州区政府办 | 成文日期: | 2017-07-13 |
责任部门: | 原州区政府办 | 发布日期: | 2017-07-13 |
名 称: | 关于印发《原州区“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原政办发〔2017〕109号
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单位):
现将《原州区“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固原市原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月11日
原州区“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宁夏 “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宁政办发〔2016〕104号),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运输水平、创新农村公路建管养体制机制为宗旨,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实现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以下简称“四好农村路”)的总目标,结合原州区农村公路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宁夏“四好农村路”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为原则,结合原州区乡村公路发展实际情况,力争到2020年全面建成“通村畅乡、班车到村、邮包到家、安全便捷”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形成以各乡镇为中心,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能够满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六纵六横”农村公路网;着力构建大县城、中心镇、美丽村庄和生态文明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缩小城乡差距。为实现“困难户脱贫,贫困村销号,贫困县摘帽”奠定交通基础。
二、工作任务
(一) 农村公路建设
1、优先改造提升县、乡道路的等级。自2008年自治区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项目以来,原州区修建村级沥青水泥路384条1548KM,村道的技术等级和路面通行能力有很大提高,而县、乡道路超期服役,路面破坏严重,通行能力极差,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公路等级显的偏低,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交通需求,应优先提高县、乡道路的服务功能。
2、提高村道的等级和标准。原州区村级道路90%为水泥砼面层,1548KM村道中有150KM村级道路路基宽度为6.5M和4.5M,面层为3.5M的单行道道路,首先按照交通量、服务功能和路面破坏程度分年度改造该部分道路,使之适应目前的服务功能。其次,对剩余的四级公路双车道路线根据交通需求、使用年限和破坏程度分年度改造,改造的方案有三种:一是对原砼面层破坏严重无法做为沥青面层基层使用的,对面层进行重建;二是原路面砼面层沉陷不大,裂缝不严重,若不处治会造成重大病害,这些道路采用在砼面层加铺沥青层的办法加以控固和改善;三是对砼面层破坏严重的部分采用局部恢复砼面层,再在砼面层上加铺沥青层的措施进行改造,防止拆除原砼面层带来的成本增加和对环境的污染。
3、加快市县(区)之间道路连接的建设。原州区与各市县(区)之间除国、省、县道连接之外,毗邻乡镇之间缺少连接和沟通。东部官厅与彭阳县交岔乡,炭山乡张套与海原甘城刘湾;南部张易镇贺套与隆德县大庄、张易镇驼巷与西吉偏城乡;西部中河乡与西吉县沙沟等的村级道路急需修建,“十三五”期间分期安排原州区各乡与毗邻市、县乡镇的连接,彻底解决毗邻乡镇之间贸易往来和流通的通道。
4、加大危桥改造的力度。原州区县乡村道路中修建的大、中、小桥梁,大多数为T形梁桥,石拱桥(涵)和漫水桥三种,均修建在90年代及以前,许多T梁的翼板和桥面系受到严重破坏;石拱桥(涵)的主拱圈出现渗水和纵横裂缝,护栏等安全设施和桥面下防护破坏严重;漫水桥下游淘刷上游淤塞严重,桥面系受荷载冲击和冻融破坏,通行能力很差。这些桥涵在“十三五”期间急需改造,能在公路建设项目中一起实施的,在项目中实施,项目之外的专门用危桥改造项目分期改造。
5、进一步完善生命防护工程,彻底消除道路安全隐患。原州区农村公路由于资金缺乏,一方面道路建设项目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设施不齐全,运营过程中由于自然损坏和人为破坏,安全生命防护设施缺失严重;另一方面施工时没有严格按设计施工或设计本身存在超标现象,导致工程项目存在急弯陡坡或视线不良的情况。这些问题,一方面在建设项目要坚决杜绝类似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没有安排改建的项目,要认真排查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按照《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试行)》的要求分年度进行处治。
6、加大自然村道的建设力度。随着精准扶贫的进一步深入,小城镇和美丽村庄建设进一步实施,缩小城乡差距的进程中,“十三五”期间原州区需修建大量的自然村道。在自然村道建设中按照原州区政府确定的扶贫攻坚计划,确定好自然村道的建设计划和规模,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为脱贫销号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农村公路管理
1、各尽其职,继续强化以区公路管理局为主管部门、各乡镇政府为责任主体、各相关单位积极支持配合的乡村公路管理体系,依法、规范地开展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强化制度建设,彻底解决新形势下全区乡村公路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从工程的前期设计、概预算评审、公开招投标、过程管理、质量监督以及资金使用等重要环节入手,认真梳理,查找问题和风险点,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流程,确保乡村公路各项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3、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乡镇政府做好乡村公路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转变过去由交通主管部门包办代替乡镇管理工作,要发挥乡镇政府管理农村公路的主体作用。
4、强化绩效考核工作,把农村公路的管理工作纳入到政府考核乡镇年度工作中。督促各乡镇政府切实做好乡村公路各项管理工作。
(三)农村公路养护
1、各乡镇政府要高度重视公路管理站的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对公路管理站的管理,不断强化公路管理站在乡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责,逐步充实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按照规定配备相应人员,真正做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使农村公路列养率实现100%。
2、提高养护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不论是大中修工程还是日常养护工作,要在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标准的同时,要努力提高养护工作的精细化程度,打造农村公路舒适、优美的行车环境。
3、做好农村公路的季节性养护,按照不同季节特点做好除雪、水毁等应急管理工作,提高乡村公路的安全保障和应急管理水平。
4、进一步完善公路巡视、日常养护、桥梁检查等相关制度,实现养护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加强养护管理工作的考核,督促养护队伍不断提高养护水平。
(四)农村公路运营
作为固原市中心区和产业聚集核心区。我区既有城市道路又有农村公路,为了适应交通物流发展需求,我区建设乡村客运站11个,投资建设了清水河综合物流园、三营火车站工业品物流园和盐化工园区,突出解决了我区物流设施不全的问题。同时,我们计划强化客运站管理,规范货运代理、配送、信息服务等经营行为,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客运网络资源,依托乡镇客运站建立“多站合一,资源共享”的物流中心,为农村物流提供集散和交易平台。
三、计划安排
(一)2017年原州区“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
1、县道2条,其中:二级公路47.10 km,三级公路9.70 km,均为改建。
2、乡道13条,其中:三级公路5条65.55km,四级公路8条104.9km,均为改建。
3、村道10条,其中:三级公路2条13 km,四级公路8条57km,均为改建。
4、危桥改造384.04m/4座,均为拆除新建。
2017年总计里程为297.25公理,计划总投资59803万元。
(二)2018年原州区“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
1、乡道4条,其中:三级公路2条24 km,四级公路2条31.5km,均为改建。
2、村道15条,其中:三级公路4条38 km,四级公路11条127.8km,均为改建。
2018年总计里程为221.3公理,计划总投资27797万元。
(三)2019年原州区“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
1、县道2条:均为三级公路43.4 km,改建项目。
2、乡道3条:均为三级公路79.3km,改建项目。
3、村道8条:其中三级公路5条40.1 km,四级公路3条25km,均为改建。
4、专用道路1条为四级公路5km,改建项目。
2019年总计里程为192.8公理,计划总投资28716万元。
2017年-2019年“四好农村路”计划总投资116316万元,对原州区农村公路全面改造提升,由于实现"四好农村路"的目标时间紧迫,任务很重,靠政府投资和国家补贴有限,短时间内很难完成任务,原州区计划在使用国补资金的同时,积极利用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贷款和PPP项目,实现上述目标。
(四)经验总结
公路建设是一个周期性循环过程,2020年实现“四好农村路”的目标,如何巩固和发展好活动成果更为重要,要认真总结活动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成果,用于指导今后的工作,能够使公路建设管理工作不断提高。
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顾全大局,确保原州区“四好农村路”全面健康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
成立由主管副区长任组长,由原州交通局、财政局、发改局、公路管理段、各乡镇政府主管领导为成员的原州区“四好农村公路”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原州区交通乡镇建设环保局。
(二)明确职责
1、发改委负责项目的立项,年度建设计划的平衡,做好宏观调控工作。
2、财政局负责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的落实,监督管理建设资金,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3、交通局、公路管理段负责执行国家、自治区的各项法规政策,指导农村公路的建设和管护工作,监督检查参建各方的工作质量。
4、各乡镇协助交通局做好建设期征地拆迁的协调工作,运营过程中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工作。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